前言
我是去年10月底入坑的玩家,别说神话了,入坑的时候军团本都快要被打穿了
当然入坑那么晚的我基本已经没有资格去讨论100版本的优劣了
最近有很多人在讨论100版本(神话)和这个版本(自定义)的装备系统哪个更喂屎
不如说说我对当前版本装备系统的想法,算是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吧
装备搭配
虽然现版本的装备搭配、流派等谈不上百花齐放,有很多的史诗其实派不上用场,存在着那么几个流派几家独大的场面
但现有的比较流行的搭配,仍然各自有其鲜明的特点,不同装备搭配的区分度比较明显,且各自有各自的增伤手段
比如大天域流派,
摒弃了传统的对角色进行百分比增强的手段,而是独立出了一套自己的伤害机制,影响这套伤害机制的主要数值是攻强
因此在使用这套装备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提升攻强、搭配军团项链提升特效伤害
因为不需要考虑百分比的技能伤害加成等属性,因此右边装备栏一定程度上的解放出来了,
继而玩家开始使用属抗右、邪念戒指之类的装备提升保命能力,使用附魔史诗让自己更容易地达到属强门槛,使用双音等提升三速手感等等
当然优缺点也非常明显,下限高上限低,适合细节不好的角色自己单刷,打团吃不了奶
虽然看到某个角色穿大天域就感觉这是个混子角色,但是不妨碍大量的小号都在穿
比如异常伤害流,通过手镯把自己伤害的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异常伤害的形式
然后接下来思路就是:提升被转化的这部分伤害、提升被转化的伤害的比例、提升异常伤害结算的速度、提升叠加异常层数的能力
优点是增伤手段多,提升上限较高,缺点则是大部分伤害被延迟了,不能一瞬间打出自己应有的伤害
比如自异常直伤流,当你选择这个流派以后,你首先就会想的是:如何让我自己挂上4种异常?
然后打开装备图鉴,发现有很多部位可以让你自己进入异常状态
那么问题接着来了:我该选择哪些部位的装备让自己进入4种异常?选择不同的部位有什么区别?剩下的部位如何选择?
当你发现了几种比较好的,能够既兼顾4种异常,伤害又还不错的搭配之后,你开始对比这几套装备之间的伤害、CD、三速、触发难易度的区别
最后选出了一套你认为最合适你的搭配
发现了吗?设计这套装备的人其实想让玩家自己来探索——怎么搭配装备?
其实这个探索过程是非常有趣的,除了在副本里打打杀杀的快感,当我为一个小号精心搭配出一套自异常的时候,我同样体会到了玩游戏的爽感
这有点像在某些单机游戏里摸索一套Build的感觉,自异常的强度如何暂且不提,但我觉得这个流派的设计思路让我感到很有意思
比如低血直伤流,把蓝当成血来使用,这个设计不难看出是借鉴了POE(甚至POE里的该设定可能也是借鉴的),我也很喜欢
怎么说呢,这一流派的出现,直接打破了原有的,单一考虑伤害的固定思维
当第一眼看到低血流派,你脑子里最先想的一定不是”这玩意儿的伤害它高吗?“
而是”如果我的蓝就是我的血,会发生什么事情?“
低血手镯引入了一种全新的装备机制,让后续的装备设计有机会围绕蓝量这个点做文章
这和异常流让伤害来得更拐弯抹角一点完全不同
它的出现其实带给玩家一个思考:
现在有一套伤害不是顶尖水平的装备搭配,让我能够更加稳定地、不用顾虑过多地甩出我的技能,那我最后的总体输出能力算不算提升了?
换言之,从单一地看自己的秒伤水平,到总体地看自己在考虑输出环境的情况下的综合输出能力,低血流的崛起算是一个标志
其实并不是只有低血流有这个特点,异常伤害流派受击以后可以通过吃药等手段规避一部分伤害,自异常也有许多装备提供减伤
不同的流派都有不同的提升自己生存能力的方式,只是在低血流崛起时,这点显得尤为明显
举个例子,各种流派可穿的鞋类装备其实挺多,其中攻速鞋的伤害是最高的,也是最脆的
但是当攻速达到装备需求以后,换上攻速鞋几乎是毫不犹豫的选择(包括我)
而低血流到了是否更换耳环的时候,画风就不太一样了
如果一件完美四词条的深潜耳环摆在面前,大部分玩家可能还是会选择换下吞噬风暴耳环,换取约7%~8%的提升
但如果是一件567词条的深潜耳环呢?(大约带来3%的提升)
很多人就真的要犹豫了,开始考虑吞噬风暴耳环带来的生存能力提升了
由于篇幅原因,还有类似石化流、睡眠流等等流派就不逐一点评了,不过论坛是不乏对这些流派进行探讨的帖子的
这其实是设计者比较希望看到的画面
它希望玩家对待装备的态度是“多元”的,有自己想法的,而不是纯看数据的
其实这也适用在讨论鸡精审判的冰晶耳环和完美自定义耳环的对比上
单纯的只考虑伤害,完美自定义耳环要胜出一点点
但是多元地看待两件装备的区别,除了伤害,冰晶耳环带来的暴击率、非无色技能CD、攻速算不算提升?
这些提升具体到个人身上,算不算提升?
比如我认为我的暴击率已经溢出了,我认为审判SP很充裕满暴击根本不影响
我认为我的非无色技能只用来清小怪,而团本里队友这么多我不需要单独考虑清小怪的问题
我认为在太阳下我的攻速已经溢出了,我有个固定队友他是个花花……
我只想说只要是经过思考的,选择哪件都没有错,设计者也很乐于看见玩家在伤害和其他能力面前如何做出选择
联系到现在的巴卡尔团本,不难看出其用意
就是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来决定一个角色的伤害构成
巴卡尔团本存在很多机制,成功完成机制就会给你带来增伤,而走机制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误和受到伤害
而不同职业的伤害、坦度有差别,不同打造角色的伤害有差别,不同玩家的操作水平有差别
是否要牺牲一定的伤害换取其他方面的优势,当做出这样的牺牲或者说让步以后
整场战斗总体能造成伤害是不是反而比之前更高了,或者是游戏的体验更舒服了
这些对于每个人,甚至每个角色来说可能都是不一定的
所以我说“多元化”是设计这个版本装备搭配的一个核心思想
不难发现其实现在的装备每11件是成一个系列的,
如果放在古早,这些系列的装备大概率是被设计为套装属性:“猎龙者”套装、“天才技术大师”套装……
然后玩家迅速得出每个职业最好用的那一套,其余迅速被抛弃
然后新入坑的玩家或者新建立的角色,一查一换一穿一套…实在无趣
装备获取难度
在当前版本,固定史诗几乎没有获取的难度,有无数的途径和方式让你凑齐一套固定史诗装备搭配
很多人可能对于装备获取的压力都来源于自定义的获取
所以其实这节内容主要讨论的是固定史诗
为什么单独要谈固定史诗呢?很简单,因为固定史诗的强度是在线的
大部分穿有自定义的角色,身上其实也就1~2件自定义(注意,不要提个例)
对比全身固定史诗,其实伤害是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的
有人觉得蓝灵出血上衣和低血攻速恩特上衣是个例外,其实不是
首先这两件自定义的提升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其次这两件自定义的获取难度也不算高,基本都是两词条就可以穿
甚至为了考虑肉度,部分出血流玩家舍弃了蓝灵上衣转而穿探险家大衣
在全身穿着固定史诗的情况下,强度是完全可以正常进行副本游玩的
名望、细节OK的情况下,打团也不会有人歧视你穿了一身固定史诗
甚至很多情况下固定史诗对比同部位自定义还有自己的优点(比如之前提到的低血耳环和探险家上衣)
为什么说这些呢?
因为固定史诗的低获取难度+高可用性,决定了这是一个体验下限比较高的版本
新玩家或是新角色经过简单思考后,很容易就可以穿上一身史诗装备加入到主流玩家中跟上大部队的进度
我曾在很久以前短暂体验过DNF,那时候我还是个学生,时间很少,也不太会玩
不要说一套装备了,如果系统不送,我连凑出一件主流装备的能力都没有,所以迅速退坑退得也毫无留念
当吃了朋友的安利回来以后,我立刻发现了当前的装备系统对我非常友好
后续起小号也没有吃凑不齐装备的瘪,就这样很舒服的玩了下去
后来了解到自定义,也看到很多人秀自定义,虽然我一件都没有,但是却没有让我感觉很吃瘪,觉得随缘就好
也从来没有人对我说:你玩低血怎么连一件恩特上衣都没有(当然,我现在有了,而且有4件)
不知道100版本的神话是怎样的情况,但是当前版本的装备获取显然是比较友好的
谈谈自定义
最后再来谈一谈这个版本将随机化运用到装备中的究极体现——自定义
有人把100版本的军神逆转对标这个版本的完美自定义,其实倒也不必
在我的角度里,我把自定义分为三类:
1.某些流派的必备装备
这样的装备其实非常少,如果不讨论极其特殊的恩特双80上衣、手搓、特化技能等(因为这些装备给你你都不一定会去用),这样的装备只有两件
低血改版以前的蓝灵出血上衣和改版后的低血攻速恩特上衣
虽然出血流现在可以选探险家,但是勉强也把它归为这类
而这类自定义门槛也不高,只需要2个词条就能打败固定史诗
2.换上以后几乎算是纯提升的自定义
由于左槽不是目前各种装备流派搭配中的关键部位,左槽的常见散件眼镜、铃铛等强度也不算顶尖
以眼镜、铃铛为例,换上自定义以后,只是损失了少量攻速,而损失的攻速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进行补足
因此左槽算是一个换上自定义以后会有纯提升效果的部位
对这两件固定史诗而言,眼镜提供了5%技工、铃铛提供了7%技工,以及若干攻强暴击攻速等,
综合考虑下来,2词条的自定义基本就可以换下眼镜,2.5词条的自定义就可以换下铃铛
还有一件装备是钻头耳环,提供了15%的高额技工加成,但是附带5%的CD惩罚
想要换下它有一点小难度,需要3词条以上的耳环
3.需要取舍的自定义
在这一类,就需要对自定义带来的提升进行抉择了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宠物右是否换成自定义右槽、吞噬风暴耳环是否换成自定义耳环
以及出血流的战神项链、机械裤子等
一方面,这些部位如果不是完美自定义,更换后提升不是很大
另一方面,换下这些装备可能会牺牲大量三速、CD、肉度等属性
因此玩家对其其实不是特别渴求,属于有当然是最好的没有也无所谓的态度
综合来看,大众对于自定义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上衣和左槽
也就是说,只要拥有一个2~3词条以上的衣服,再加一件2~3词条以上的左槽,就可以让你玩得非常舒服了(或者说已经处在鄙视链的上游了?)
毕竟能追求极限伤害的人只是少数中的少数,不是人人都抱着要在打桩、竞速比赛里夺得名次的心态去玩游戏
当然,由于其独特的随机性,自定义也是许多玩家对该版本产生抵触的一大因素
毕竟只要是随机,就会有脸黑的人,就会产生不愉快,这放到任何游戏任何场景都一样
所以我不贬低也不赞扬自定义这个东西到底设计得好不好,不同的人看法和理由完全不同
这里只是追根究底的推测一下,设计者设计这个东西的理由可能是什么,仅供参考
前面提到过装备搭配的多样化,如果说装备搭配算一种玩法,那么自定义就是作为一个变数加入到这个玩法中的
如果没有自定义,作为一个较为热门的网络游戏,这个玩法很明显会被极速通关
加入自定义这个“变数”以后,情况就变得有些许不同了,让搭配产生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玩家也要考虑更换自定义以后,其他部位是否满足之前的要求(如140攻速),如果不满足,又该如何通过更换其他搭配的方式满足
简单来说,增加了“装备搭配”这个玩法的可玩性和寿命
然后再是,为了大部分玩家的游戏体验,固定史诗的获取难度被降到了无限低
当装备搭配玩法被速通了以后,玩家很快就会无法在搭配和更换装备上产生更多的游戏体验
进而重心就会自然地转移到其他玩法上,但是这游戏的其他玩法说白了就是老一套
刷图、打造、下副本,都是已经玩了太久的东西,又缺乏自定义这样的带有随机性质的“惊喜”产出
玩家刷图的动力也会进一步降低。
比如现在尽管金绿已经非常便宜,但是刷机械战神的时候心里还有个掉自定义的盼头
如果失去这部分随机性,那么玩家对现有游戏内容会乏味得更快,更容易产生流失
还有就是,可以诱导玩家起更多的角色,或是更换不同的流派,增加游戏营收
典型的就是为了一碟醋包一盘饺子,掉了一件恩特双80上衣起了个审判
或是号上只有2个主力角色,但是打到了多个部位不止2件优秀的自定义
这时候很容易让人再起一个角色穿上这些自定义
再或是一个人只玩出血流派,但是掉落了一件非常好的低血恩特上衣,或者左槽,或者都掉了
这时候大概率会改造其中一个角色玩低血流,而换流派显然是有成本的
最后是区分度,说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是却非常重要
首先一个网络游戏,玩家和玩家之间是必然会攀比的,这是本能,游戏也能从玩家的攀比之中获取收益
简单来说,设计者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让玩家之间多多少少产生一些区分度,激发玩家互相追赶的心理
如果装备中没有随机要素,那么玩家和玩家之间差异就只有氪金量的区别(增幅、特色、打造细节)
然而能氪多少,并不取决于你想氪多少,而取决于你的钱包,是受客观因素约束的
那么就会有一大批消费水平相似的玩家,他们之间没有区分度,穿差不多的装备、差不多的增幅、差不多的伤害,他们之间无法互相争个高低
唯一让他们有区分度的地方,就是职业,这时,职业之间的差距这时就会被无限放大
玩家会更加偏向于选择少数几个数据更优秀的职业,进行职业改动的阻力变得更大,并且玩家在游戏中会越来越消极
那么回到我们的游戏中,装备的随机性在同等消费水平的玩家中制造的区分度之后,玩家会如何互相追赶呢?
答:花费更多时间和疲劳刷副本、建立更多的小号、更积极地参与送自定义、晶体的活动
而玩家的在线时间是一个游戏能活下去的根本(扯远了)
并且设计者在这一点上做得其实挺聪明的,目前自定义的产出来源主要是当前版本的活跃副本
如军团、巴卡妮、巴卡尔、机械战神、白图搬砖等
也就是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区分度
为什么说没有必要把自定义对标神话来比呢
因为这些都是版本闭环下的构成之一,单独把它们从各自的环境中拉出来比其实挺奇怪的
就像去对比两个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两部文学作品
其实完全可以分别评价这两部作品写的如何,各抒己见,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总结一下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个版本的装备设计还是非常有想法的
有很多能让你思考、决策的地方,这不是单纯的“所有装备到最后都只有一个最优解”
设计者也在刻意引导玩家做出这样的思考,因为这样能够增加游戏内容的讨论度,维持玩家的讨论氛围
可能玩家们对于装备搭配的思考,到最后或多或少都收束到一个比较小的范围(也就是一些人眼中的最优解)
但是这个过程却是必不可少的,让玩家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是带着脑子玩了游戏,
让玩家觉得,自己对于装备的选择是自己经过思考后的,由自己主导的结果
而不是莫名其妙地大家最后都选择了同样的装备,你不穿就被认为是不合群
可能有人会想,说这么多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人人都是那一两套
其实这个话题是一个很深的话题,涉及到“当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究竟在玩什么?”
我不具备那样的哲学思维,我只是提供一个想法
比如我为了给小号搭配一套自异常装备,翻遍装备图鉴,对比各种因素,最后搭配出一套我觉得很适合那个小号的装备,我很有成就感,感觉自己是真的在认真玩游戏
有人会觉得这样纯粹是浪费时间,有这时间不如随便网上抄一套,省下时间多搬一些金币多好
比如我发了这样一篇关于我对装备想法的帖子,我觉得这也是我玩游戏的一环
有人会觉得我只是在说一些无意义的漂亮话
不同的人对于玩游戏,一定是有自己不同理念的
玩法、侧重点、爽点,每个玩家都大有不同
理解了这些,才能理解我所说的一切